close

「打嗝」是嬰兒時期很容易出現的生理反應,小和也不例外。尤其活動力大的他,有時吃飽後一兩個小時伴隨著身體的運動仍會突然打起嗝來,一打嗝,大多長達半小時以上。

娘家人說,讓寶寶吸一吸母奶,就像我們大人喝水一樣,打嗝就會好起來。
老公說,寶寶打嗝可以不用特別理會,打嗝自然會好,就像我們大人一樣。我同意娘家人的說法,在想我們大人可以喝水,寶寶還無法主動有此選擇,只能靠大人提供母奶幫助打嗝好起來(註:小嬰兒六個月以前因腎臟還沒發育完全,最好不要喝水)。

然而,我和小和在吸母奶上就磨合了三個月,讓小和打嗝吸一吸母奶就好,實行上有許多的不容易。我的奶量不多、奶速慢,在小和的前兩個月,吸母奶多是哭喊抗拒的。在小和打嗝時,我會說「吸ㄋㄟㄋㄟ打嗝會好喔」,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洗腦,不同於平時的抗拒,小和多會願意在打嗝時吸母奶,然而在吸一吸打嗝好之後,卻又開始躁動生氣哭泣,我又要花一番心力安撫。老公猜可能是過程中開啟了小和的食慾,只是當打嗝好之後,食慾沒有辦法被母奶滿足,就會開始有煩躁生氣的情緒。就這樣,偶爾有幾次,小和打嗝可以平靜的完全靠吸母奶好起來,但大多時候,打嗝好了,卻會引發另一面孩子的煩躁生氣。這讓我反思,小和打嗝時讓他吸母奶,究竟是不是孩子的需要、是不是適合我和孩子的方式?



我開始試著,在小和打嗝時,放下「他很不舒服,我要幫他」的拯救心態,也放下心中也許是自以為的心疼。在家人說著「打嗝沒辦法」時,我用同理的語句重複著「打嗝不舒服」,抱抱小和,唱唱歌、陪他玩,轉移注意力,讓玩樂如常進行,不讓打嗝的不舒服吞噬所有的注意力。

我也開始,去觀察打嗝時的小和怎麼和不舒服相處。小和有時會發出「阿額」的聲音好像要把這樣的不舒服排出來,有些時候會哭個一兩聲像是在發洩,有些時候會發出撒嬌的聲音好像需要抱抱的安撫,而有愈來愈多的時候,可以如常的玩,更可以常常自得其樂的自己玩。

面對打嗝,有時長達一小時的打嗝,小和從一開始的煩躁生氣,到現在能自己發展緩解不舒服的方式,多能神色自若的跟打嗝和平相處。我欣賞他的成長,也欣賞小和在嬰兒時期,就開始累積這樣與不舒服共存的能力,一個可能一輩子都受用的能力。我也透過語言,將這樣的欣賞一次次的肯定與滋養小和。


感謝上天,賜給小和健康的身體,而讓小和在嬰兒時期,就有機會學習和身體的小小不舒服相處。也感謝上天,讓初為人母的我,在小和的嬰兒時期,就有機會學習,在付出時去思考和辨認是「我的需要」還是「孩子的需要」。也感謝這篇文章寫下的過程,從網路上搜尋到更多可以用肢體碰觸陪伴嬰兒打嗝的方式,讓我可以一面讓孩子繼續累積和不舒服共存的能耐,一面嘗試更多的方式陪伴孩子面對這樣不舒服。


打嗝  
這是小和打嗝超過半小時後,還能神色自若手跟腳玩的樣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lyi 的頭像
    flyi

    和樂無諍

    fly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