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年到,舊曆年和新年交替之際,我就面臨了一大震撼:小熙得了少見的嚴重的川崎氏症(台灣五歲以下孩童得此病的機率算下來大約千分之2)!川崎氏症是台灣兒科界認定棘手的疾病,也是幼童後天心臟病的頭號要犯。
出院返家,就醫歷程如夢一般的遙遠或不想再去回憶,卻又在現實的照顧中浮現。所幸現實生活的愛和支持,讓我們都有一份厚實的底,相信可以在時間中慢慢恢復身心的調節。
一些陪伴歷程,為自己和孩子留份紀錄,也想分享給所有父母們,對這個疾病和治療有多一份認識,可以減少一份遺憾和錯失。
Day 0
除夕前兩天晚上(星期六晚上),小熙開始高燒,伴隨著精神不佳、食慾不佳,一天大概只有一餐有胃口,還會嚷著肚子痛。我先給退燒藥水。
Day 1
隔天仍燒燒退退,伴隨著間歇的咳嗽。退燒時給孩子看了卡通,小熙很愉快,然後請他多睡午覺休息。猶豫著是否要帶看醫生,睡起來已是五點多。錯過下午的診,也想著再觀察吧。
晚上孩子沒食慾且又燒起來,我還是趕快帶去小兒科看診,主要想排除流感的可能性,也希望在年前好起來。
告知醫生症狀,也告知眼白泛紅,醫生快篩且仔細等了五分鐘,告訴我不是流感。說可能是其他病毒,包含腺病毒或不知名病毒,只能持續觀察。一樣拿了退燒藥水回家。
回家時老公買了五金行的小玩具給孩子,他們快樂的回家。
半夜時孩子卻又哭著醒來,全身發燙。吃了退燒藥水後立即嘔吐。照顧起來心疼也不安。
Day 2 (除夕)
今天一天食慾仍不佳,蘋果蛋糕都吃不下,還說會苦。煮了稀飯勉強吃了些。一樣高燒偶退。也仍然有吐的樣子。還有發現孩子會不斷搓手,雙手浮現紅腫。
晚上到公婆家吃年夜飯,孩子難得有食慾多吃了不少東西,我的心略為鬆開,但看飯後的他仍然無神,勉強玩了桌遊但很無力。
觀察到孩子除了雙手紅腫外,身上也開始出現疹子。
大家就拿起手機查詢,老公懷疑是否為麻疹,小叔則冒出了有像「川崎症」。
「川崎症」?!我有印象看過相關的文章介紹,但沒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,真是不會記得細節。但記得是很嚴重的病。
抱著不想接受的心,想說服自己他眼白泛紅,只是腺病毒。想著等一晚若還燒,明天再去急診吧。
婆婆不放心,希望我們立刻帶去急診,以醫生的經驗,應該可以很快看出是什麼診。
好吧,其實看孩子不舒服的樣子,我心也無法安。
謝謝公婆請小和留宿,我和坤儒立刻準備好,帶孩子前往最近且整體印象不錯的輔大醫院。
在急診區,輪到小熙看診前,又是一陣急咳,然後吐了非常多。我們告知醫師症狀,並且主動詢問醫師是否可能是川崎症。
醫師看了孩子的症狀,目前符合川崎症的有眼白泛紅、雙手紅腫,其他徵狀沒有或不明顯(例如頸部淋巴結不到1.5公分)。且表示孩子這樣急吐並不尋常,建議我們抽血、照X光、吊點滴,再討論。
在抽血時,看著孩子害怕縮在一起的臉和眼淚,真的好心疼。只能當下抓穩他的手,唱著他熟悉的Hallelujah陪伴他。
在一陣折騰和等待後,醫師表示他的紅血球沈降速率高,顯現川崎症的機率高,且肝發炎指數飆高(尿液呈深橘色)。建議住院,明天由門診醫師照顧。
但晚上九點後已經無法入病房,所以今天要再急診區過夜。
當下的我也疲累到好像沒有其他感受,只能接受,而思考著後續的事務問題。決定我陪孩子過夜,坤儒隔天再來接手。和坤儒簡易討論要怎麼合作後,他就先離開了。
然而急診室明亮的燈光、走動的人、不時新增的病患,加上家屬只有兩張椅子(還是因為春節人少可以多一張椅子),讓我根本無法放鬆。
更磨人的是,孩子都睡不到一小時,就會哭醒,可能是燒醒(仍在高燒,甚至超過40度),可能是全身的不舒服,哭醒不時伴隨著哀號「我要回家~~~~」,
聽了真的無比心疼,只能講著一些應該沒什麼用的安慰話語,或乾脆繼續唱著Hallelujah陪伴孩子。
孩子這樣睡睡醒醒,我則幾乎沒什麼休息的到了天亮。七點多,坤儒來了,我終於可以返家洗澡休息了。
Day 3 (初一)
洗完澡在家,昏沉睡去,心好像無法真正放鬆,仍懸念著在醫院不舒服且病情不明的孩子。
11點多醒來,問了坤儒狀況,得知孩子還在燒,很可能是川崎症,但免疫球蛋白健保沒給付,大概要20到30萬。
沒有幫孩子保險的我,一聽到這個數字,心涼了大半,除了好像會付出龐大醫藥費外,也好像反應著這是一個嚴重的病阿!
用雖仍疲累但是無比清醒的時間,查詢很多川崎症的資訊,慢慢建構更多的了解。查詢的過程中也伴隨著不確定性,看起來川崎症要確認不容易,檢查不出來,好像只能看症狀猜測。
也聽家人和朋友的建議,開始考慮轉院的可能性,並親自去電馬偕詢問。同時也得到坤儒進一步的消息:如果轉到區域型醫院,又確診為川崎症,免疫球蛋白可用健保給付!
這個消息讓心有落下來一些,就以轉院為方向,而以台北馬偕為首選。
綜合考量下,會先在輔大多住一兩天,先觀察且照完心臟超音波後,若確定為川崎症再轉院。
下午又休息了一會兒,出發去醫院跟坤儒換班。
得知在急診區待到中午才換到病房,孩子都沒睡沒休息。身體一樣不舒服,高燒、間歇性的急咳、肚子痛、身體癢是他的外在不舒服。孩子的眼神更無神了。
幸好病房的環境好,在當中我覺得放鬆多了(相對於急診區),醫護人員的態度也非常有耐心。我也祈禱孩子能跟著放鬆。
孩子的狀況則是很沒有元氣,想要說些什麼已無力氣,問他多用簡短的好或不好回答,甚或只能點頭搖頭。
而在他有癢或不舒服,需要照顧時,卻又無力替自己表達清楚,我猜錯時,他還會生氣。大哭卻又說不出來。對於看著孩子這麼的不舒服卻又幫不上忙,真的無比心疼又難過。
問了醫生他怎麼會睡得那麼不好,醫生說川崎症就是會侵犯到全身的中小型血管,全身性的血管發炎,一定是很不舒服的。聽了更難過於孩子現在承受的苦。
除了持續唱Hallelujah陪伴孩子外,我也開始試著唱綠度母心咒,一邊請求和觀想菩薩的照顧。在這樣的歌唱觀想中,照顧自己,也照顧孩子。
就這樣渡過了又一個難熬的夜晚。
感恩至少孩子晚上的睡眠狀況已經好轉一些。
Day 4 (初二)
從住院至今,孩子持續沒有進食、持續高燒退退燒燒,且每天大概會吐了兩次。只要一緊張、一激動表達,都會接著狂咳,然後就很可能會吐,即便只是吐水。
身體癢和肚子脹則是連帶伴隨的不舒服。
而點滴中只給基本的電解質,退燒藥和咳嗽藥定時給予、也搭配一點抗組織胺藥試著止癢(在孩子身上好像成效不明顯)、後來搭配一些脹氣藥。
也就是,住院至今仍無積極治療孩子的疾病!
這也是川崎症最磨人的地方:在定義上,要高燒滿五天是必要要件。另一方面,五到十天是黃金治療期,過早治療成效反倒不彰。
也就是孩子這樣的高燒不舒服(每個川崎症合併的不舒服不盡相同),需要持續受折磨滿五天,而這五天是無法投藥治療的!
但在這五天中,病毒可能會攻擊到冠狀動脈,冠狀動脈不論發炎或擴張,對血管都是不可逆的傷害,受損過後的血管彈性和機能就已經比一般人差。
這五天,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可能會有的傷害和遺憾,而什麼也不能做...
同時醫生也坦言,除非有奇蹟出現,不然他這五天就是會持續不舒服。聽到這話,再看著受苦的孩子,真的好揪心。
幸運的,今天安排了照超音波。結果也不知道幸或不幸,確定心臟冠狀動脈開始發炎,得到這個確定後,立刻轉院到馬偕,準備後續在馬偕進行治療。
到馬偕後,孩子又是39.7度的高燒,重新打針埋軟管、重新經歷一堆檢查,在急診區待了一小時後,才轉到病房。
我到的時候,又是看到孩子累壞了的小小身軀。坤儒說,孩子一整個白天幾乎都處在緊繃和疲累中,都沒睡。
珍貴的是,我到了以後,孩子一開始還跟我簡單說笑了一下,看到他的笑臉,覺得很珍貴也感動,心也跟著比較鬆下來。
晚上兩位醫師連番來,年輕的醫師說抽血報告很多數值有回升,不像川崎氏症,再觀察明天的反應。年長的醫師則是表示和輔大的評估相同,應該為川崎氏症。
不同的說法讓我混沌了。
一方面好希望不是川崎氏症,孩子能自然退燒和好轉不用接受免疫球蛋白的風險,骨子裡應該是不想去接受這個傷心臟的重病。
一方面卻擔憂,很多非典型川崎氏症,症狀雖沒達標,卻仍可能傷及心臟。思忖使用免疫球蛋白就像買份保險一樣,自費也罷,為的是降低對心臟的傷害。似乎利大於弊。
在混沌中先和孩子一起休息了。
留言列表